11月11日-14日,2019 年度华东校外教育学术年会暨“新时代实践育人的校外课程建设”研修活动在淮安成功举办。
“淮安市青少年宫校外教育工作有特色、有亮点,值得学习借鉴。”华东青少年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张昱瑾的评价,不仅回答了为何把这场校外教育工作者的盛会放在淮安举办的缘由,也道出了近年来淮安市青少年宫特色发展的成效与影响力。
作为共青团淮安市委下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成立37年的青少年宫一直坚持事业发展与公益服务双线并行,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青少年宫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市青少年宫更是秉持育人初心,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科研融合,打造公益活动品牌,努力点亮青少年的多彩梦想,让红领巾的梦想闪耀。
锻造高质量师资队伍,筑牢育人之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青少年宫凝结了几代人的成长记忆,是最早的素质教育“试验田”。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教育质量的好坏。
目前,市青少年宫拥有全职教师36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3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教师18人。面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市青少年宫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力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人才成长新机制。
“教育论坛”即是其创新举措之一。2016年起,市青少年宫成立了教师发展部,组织开展了青少年宫“教育论坛”,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对教师队伍开展培训,通过讲教育教学、讲专业成长、讲课题研究以及互动交流,帮助教师队伍快速成长。目前,“教育论坛”已常态化开展了三十多期。
以“教育论坛”为基础,市青少年宫还开展了教师素养大赛。设置课程设计、论文撰写、专业技能比拼三项比赛,分别邀请我市校内、校外教育专家进行评审。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励了教师队伍创新的动力,近三年来,该宫共有18篇论文和课程设计在省级以上比赛获奖。其中仅2018年,就有11名教师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16名教师在省级竞赛中被表彰,17名教师在市级竞赛中获奖。
经过多年努力与探索,淮安市青少年宫已建立起了项目齐全、层次完善的艺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体系,拥有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教师队伍,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青少年宫”“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优秀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首批“江苏省自护教育基地”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
开拓“宫校合作”新路,凝聚育人合力
此次华东校外教育学术年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三百多名公办校外教育机构负责人、骨干教师共同参观了市青少年宫“宫校联盟”试点学校之一生态文旅区枫香路小学,现场观摩了由青少年宫教师团队为枫香路小学量身打造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专业的场地、专业的教师、专业的授课,太精彩了。”观摩期间,外地教师们纷纷对枫香路小学的社团活动点赞。据枫香路小学校长董锐介绍,2018年秋,该校与市青少年宫建立‘宫校联盟’合作模式,以公益社团建设为抓手,先后成立了书画、体竞、科技、器乐等公益社团30余个,为全校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宫校联盟”是市青少年宫近年来探索走出的一条新模式。“我们坚持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原则,以社团建设、教师培训、下派代训、共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实施宫校合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校外教育的外沿,从而形成淮安网格化校外教育的新模式,让更多青少年儿童享受到文化艺术教育的熏陶。”市青少年宫副主任王利告诉记者,目前市青少年宫已与淮阴中学、枫香路小学、石塔湖小学等12所学校结成合作共建联盟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该宫合作共建的范围正在向农村基层延伸,提出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今年,在市文明办、财政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由市青少年宫牵头,对乡村学校青少年宫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艺术素养提升进行项目扶持。12月份,该宫还将组织第一期乡村学校少年宫负责人研训班,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专业发展。
打造公益活动品牌,搭建育人舞台
今年3月24日,全市4597名小学生怀揣科学梦想,走进考场,参加第六届淮安市“科学小院士”初评测试。作为淮安团市委、教育局、科协共同打造,青少年宫承办的品牌活动,该活动已成为全市少年儿童心中科普教育的重要舞台,赢得了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作为淮安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近年来,市青少年宫积极引领新时代校外教育发展的潮流,把回报社会、促进学生成长的公益活动、社会活动作为工作重心,打造了“科学小院士”“十佳风采少年”“流动青少年宫”三大公益品牌活动,全面提升了青少年宫校外教育的服务能力。
其中,“科学小院士”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了六届,累计吸引全市约两万名学生参加。以该活动为平台,我市在全省、全国科学小院士评选中屡创佳绩。在国家级科学小院士评选中,我市已有3名学生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有55名学生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33名学生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
2016年,市青少年宫进一步丰富了流动青少年宫服务内容,上午开展艺术送教下乡,下午组织开展游艺体验活动。目前已经成功开展了四十九期,走进了四十多所学校,将艺术教育免费送进课堂,将科技、体育、游艺项目带进校园,与乡村学校教师进行艺术教育专业研讨,服务学生一万余人次。
除品牌性公益活动外,市青少年宫还常态化开展“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快乐阳光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故事大王”等大型赛事。去年,该宫还被团中央中少总社批准成立“小记者团”,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了特长展示、能力发展和互动参与的交流平台。
“教育工作者是我们永远的身份,为青少年服务是我们永恒的工作目标。”王利表示,市青少年宫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为全市青少年成就多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